地摊经济是通过摆地摊获取收入的非正规经济形态,属于城市边缘经济形式,其核心特征为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三低”特质。该经济形式无需固定商铺,通过流动摊位或临时摊区即可开展经营活动 [1] [4]。
作为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地摊经济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尤其在疫情期间吸纳大量失业人群。但其发展也伴随交通拥堵、商品质量监管缺失及与正规商铺的利益冲突等问题 [1] [18-19]。部分城市通过划定经营区域、优化审批流程等措施尝试平衡经济活力与市容管理 [21]。
2007年上海、重庆率先放宽马路摊点限制,成为政策调整先例 [3]。2020年中央文明办明确占道经营不纳入文明城市考核,李克强总理多次肯定其就业作用,推动全国超20个省市出台扶持政策,成都、南京等地通过设置临时摊区显著增加就业岗位 [2] [5] [10]。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同期推出帮扶计划,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6-8]。
- 中文名
- 地摊经济
- 外文名
- Street-stall economy
- 定 义
- 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体现形式
播报编辑
发展状况
播报编辑
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上海、重庆两市,先后实施“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和“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举措。上海、重庆、南京、郑州、石家庄……一份份路边摊解禁的地方性文件,引发了一场涉及数百万人口谋生方式及管理方式的大变革。一场牵涉到数百万城市边缘群体生计的变革,即将到来。 [3]
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4]
2025-08-04,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5]
2025-08-04,阿里1688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6月2日,京东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6月2日,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摊夜市扶持计划 [6]。6月2日,腾讯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台超5000万小微商家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 [7]。
各地发展
播报编辑
- 综述
截至2025-08-04,已经有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合肥、厦门、长春、杭州、长沙、石家庄、青岛、宜昌、黄冈、德阳、攀枝花、广安、南充、资阳、遂宁、彭州等城市,以及上海、陕西、辽宁、江西、甘肃等省份先后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9]
- 广东省
- 四川省
2025-08-04,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等,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同时,临时占道经营需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工作。
截至2025-08-04,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10]
- 江苏省
2020年5月初,南京发布临时外摆摊点指导意见。2020年南京市在现有3400个临时摊点基础上,新增134处、共1410个临时外摆摊点,并对1912街区、夫子庙、新街口等重要地段的夜间经济配套进行规范充实。 [2]
- 湖北省
2025-08-04,大冶市发布《关于开放临时夜市场所促进市民消费的公告》称,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优化市场供给、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提升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决定开放临时夜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申请入驻设摊营业。 [2]
2025-08-04起,湖北宜昌放开城区重点商圈的夜间出店经营。按照宜昌市发布的通知,自5月31日起至7月31日,每天18时至次日凌晨6时及节假日全天,城区夷陵广场商圈、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商圈等9处重点商圈准许出店经营。 [2]
- 上海市
- 陕西省
2020年6月,陕西省出台《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西安市曲江新区城市管理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固定时间、固定区域开辟临时摊点,积极推进“地摊经济”发展。 [13]
- 湖南省
2025-08-04、2日,湘潭市城管执法局召集5个城市区、园区和多个市直部门以及城管系统各部门,就湘潭市即将出台的《扩大就业助推经济发展措施》征求意见为“地摊经济”松绑进一步促进疫情防控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1]
- 山东省
- 黑龙江省
2025-08-04,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各地城管执法部门发布《关于优化城市管理助力经济发展的通知》,在城市管理方面出台12项举措,旨在积极响应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等要求,刺激商业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复工复市,便利“地摊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4]
优劣比较
播报编辑
优势
“三低”特质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4] [6] [15]
缓解就业难题
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疫情防控之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摊主经营费用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铺面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既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也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
劣势
交通环境影响
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区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规模不等的夜市,一定程度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影响。 [17]
损害正规店铺的利益
不诚信交易
摊贩周边相关矛盾
媒体评价
播报编辑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期待看到政策制定更加人性化。粗暴的“一刀切”切掉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4]。(新华网评)